发布时间:
2020-09-17
访问次数:
202
作者:
|
【思政讲理】不做“经师”,做“人师”:思政课教师“培根铸魂”的本真角色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围绕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入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性以及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办好思政课的根本指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魂”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核心的构成要素。“铸魂育人”是新时代思政工作最本质的表达,是立德树人之“德”的深刻诠释。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不仅是思政课程教与学的纽带,更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方阵,是捍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沿阵地,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良师益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教师必然在“培根铸魂”工作中有着特殊地位,发挥着独特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早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指出:“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思政课教师要争做“大先生”、“引路人”、“系扣人”、“筑梦人”,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指引学生迈对人生第一步。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是思政课教师做好“培根铸魂”工作的根本前提。从理论阐释到实际践行,思政课教师是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坚持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到教育教学各方面,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共产主义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思政课教师要超越“经师”,做“人师”,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按照“八个统一”的要求,不断增强教学本领,提升教育教学胜任力,把思政课打造成集温度、高度、深度、广度于一体的课程,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在铸魂育人中独特作用的发挥,一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勤勉学习,“乐为、敢为、有为”,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本领。另一方面还需在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创造条件,在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过程中,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进而促进思政课教师全面发展。为此,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在提升思政教师职业荣誉感上下功夫。思政课教师对职业定位的认识更清晰和准确,对为党和人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光荣任务就有更强大的责任感与自豪感,并内化为动力,促使思政课教师将培根铸魂育人工作做得更好。其次,要在营造氛围、加强组织保障上下功夫。世情、国情、党情、社情不断的变化,也伴随学情发生着重大变化,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具有鲜明时代性特征,思政课教师的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要不断扩充与更新。因此,健全和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政策保障机制、激励评价机制、考核评估机制,“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再次,要在推动打造思政课教师教研共同体,强化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上下功夫。要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作为重要工程来抓,要做好国家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确保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要加快推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部门联动、校地共建、校际联合,最大程度发挥队伍协同效应、资源整合效应;要强化思政课平台建设与供给,构建集体备课研讨等长效机制。通过这些工作的推进,思政课教师才能在团队中成长,在团队中发展,进而在培根铸魂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聚合效应。 |